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锻造“金蓝领”,赋能创新路!区总工会积极构建全域工匠成长体系

发布日期:2025-11-11 09:40:17    来源:

阅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好具有上虞特色的“创新浙江”之路,区总工会正积极牵头构建一个覆盖广泛、层级贯通、激励有效的全域工匠成长体系,让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工匠人才竞相涌现、各展所长,为区域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的“工匠力量”。

  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工匠培育、遴选等工作,已有“浙江工匠”35名、“绍兴工匠”56名、“上虞工匠”85名,通过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劳模工匠助企行等载体,为优秀技能人才提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实践平台,有效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

然而,面对高质量发展对高素养技能人才提出的迫切需求,单一的、零散的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需要。区总工会瞄准系统性建设,提出构建工匠学院培育体系。该体系以“服务产业链、支撑创新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为思路,规划打造“学院-分院-学堂”三级技能人才培育网络。目标是三年内形成“1+8+N”的梯队结构,即1家区级工匠学院、8家服务于“4+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工匠分院,以及N家工匠学堂,实现对重点产业领域技能提升载体的全覆盖。

  区总工会正联合区委人才办、教体局、人力社保局、科技局等多部门,整合职业院校、企业实训基地、特色平台等资源,共同推动工匠学院建设,并争取纳入省级建设点,力争在点上成为行业标杆,在面上成为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工艺传承、精神弘扬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随之配套的构建工匠人才储备体系,打破身份界限,把各级劳模工匠、技术能手、高技能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非遗传承人等各类优秀人才纳入储备范围,实行多渠道发现、普遍化培育和动态化管理,计划三年内将上虞工匠人才库扩容至3000人以上。

  如何让工匠们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持续保持创新热情?工匠人才创新激励体系给出了答案。该体系通过建强平台、做实激励、做优服务,全面提升工匠的社会地位和获得感。区总工会与区人力社保局等部门将持续开展多层次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大力建设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将其打造为技术攻关的“桥头堡”和传承技艺的“孵化器”。对创新成果突出、师带徒效果显著的工作室将给予资金奖补。同时,“劳模工匠助企行”等专项行动将组织工匠深入企业,破解技术难题,转化创新成果,让工匠价值在服务一线中充分彰显。

  尊重工匠、崇尚技能,需要实实在在的服务保障。区总工会还正在完善劳模工匠服务保障体系,致力于构建精准化的服务机制。针对全区现有的各级劳模和工匠群体,将强化生活保障、优化发展支持、彰显荣誉尊崇。全域工匠成长体系的构建,标志着上虞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迈入系统化、精准化、长效化的新阶段。这套组合拳的打出,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技能、钻研技术、创新创造的热情,为“创新浙江”上虞实践锻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金蓝领”大军。

编辑:上虞采编01   责任编辑:上虞采编01
上虞区总工会 地址: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市民大道678号江河大厦   电话:0575-82212492  浙ICP备14041666号